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一)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
量子霍爾效應是整個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應之一。
它是一種典型的宏觀量子效應,是微觀電子世界的量子行為在宏觀尺度上的一個完美體現。
※1980年,德國科學家馮·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發現了“整數量子霍爾效應”,於198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2年,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崔琦(Daniel CheeTsui)、美國物理學家施特默(Horst L.Stormer)等發現“分數量子霍爾效應”,不久由美國物理學家勞弗林(Rober B.Laughlin)給出理論解釋,三人共同獲得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3年,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組成的實驗團隊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二)霍爾效應基礎原理 :
通常,電力是以不穩定的方式流入任一個用電單元,電子的特性是傾向於遠離原子核。
這種趨勢將導致電子“過度碰撞”,導致熱量和振動,最終導致能量損失。
電磁場、電磁干擾洩漏、電壓峰值和諧波也是每個用電單元配電系統會大量出現的自然現象。
在特定的磁場作用下,電子得以有序的排列運行,電子的運動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車一樣,分成不同的車道,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基礎原理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則是在不加磁場的情況下,使用特定材料產生磁場,引導電子有序排列,減少損耗。
(四)其它相關資料:
1. 量子霍爾效應:維基百科
2. 獲獎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到底有多牛(科普中國)
3. 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項目有多重要?該領域已產生多個諾獎
4. 霍爾效應:百科知識
5. 美權威專家稱讚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諾級成果
6.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多反常?將带来下一次信息技術革命
7.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華人百科
8. A Topological Look at the Quantum Hall Effect(PHYSICS TODAY)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下的【量子複合塗料】
量子節能科技就是根據於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原理,利用特定的塗層材料發出共振頻率,使得不規則的自由電子在共振頻率的影響下,改變無規則運動,按較為規律方式運行,形成有效電流,減少傳遞過程電力損耗。
普遍市場上的節能產品大多以硬體方式著重於局部的節能,都是以減少電力負載消耗來達到節能效果。
鴻邦國際使用創新技術以及高科技複合式材料、應用於節電,更好地代替了用龐大的硬體設備節能,降低了節電成本,提高了節電效率,同時延長既有設備使用壽命。
節電原理